对桃花,我是有特殊的感情的。年少时,父亲曾种植过一片桃林,后来因为种种原因,又恢复为种普通的五谷杂粮,可心中对桃林的情感却一直未曾走远。因此,当看到张华老师的《风过桃林》,心中竟有一种是曾相识的感觉。
一首好的诗歌是不能用来分析的,而只能用心去真切的体会。品读张华老师的诗歌,享受她如风般轻柔的浅斟低唱。惊叹在如今纷繁浮躁的尘世角落,诗人的精神世界里,还有这样一个不被浸染的世外桃源,以诗为伴,过纯粹的内心生活,来抒发自己如诗的情怀。
象诗人描写的一样,也曾常常《独坐桃林》,想:“黛玉会不会来/为红消香殉的桃花/收艳骨/”,于是,“呆着呆着/天就黑了”看是漫不经心的勾勒渲染,竟直抵人的内心,让人不由得和诗人一起说“桃花真好”。
《在水之湄》中:“河边/谁家女子/将昨晚的一首诗撕碎;/样子很美,很痛/象晴雯撕扇;/诗的残骸握在手中/是微凉的花瓣”唯美的让人不敢呼吸,思绪也“被水带远”。
《与秋天有关》的组诗中,当读到“咕咚一声/怀中掉下一个词——/孤独”,以及“不小心/踩在一片落叶上/它尖叫着喊疼”的时候,简直让我惊大了嘴巴,如此奇特的想象,也只有张华老师这样的情怀才能把握吧。
《小别洛阳》中,”我把时间/剪成一小段一小段/然后/一小段一小段的过/当最后一小段时间过完/我就到家了”浑然天成的语句,让人怀疑,思念也可以这般有意境。正如《致翠竹庐主》中的描写,读牧童的《亲情如树》一章,让人感觉“周围的空气/连同所有的事物/突然/变得纯粹”
《爱若琴弦》一章,如童话,如梦,甚至让我们与诗人一起“只想躲进小小的水晶宫/与世界绝缘”。
最难得的是《谷香小语》一章,笼中鸟、猫、甲壳虫、诗香校园等等一切的一切,奏响着《生活的短曲》。突然,眼前一亮,《卖菜的老妇人》“瘦弱的背影/是一幅画/三轮车上/一麻袋一麻袋的蔬菜/不言不语”,《清晨,在菜市场》“那个满脸汗水的妇女/动粗,还骂了人/请不要鄙视/不要嘲笑/即使你的眼睛你的耳朵受了委屈/你也必须用足够的宽容与理解/原谅他们”以及《卖瓜人》“头枕车厢,脚蹬扶手/用身体搭起一道怪异的桥”,诗人的笔锋一转,关注苍生。原以为张华老师的世界只有鸟语花香,轻风晓月,她在自己特有的纯净、朴素的诗意世界里,却也不忘诗人的责任与担当啊!
是的,诗人“你站在理想与现实的临界点/把目光深邃成一道x光/生活这张纸太薄/你一凝视/便被轻轻穿透”张华老师的诗真是听话呵“那些词语/静静地守候在哪儿/轻轻的一声召唤/就蹦跳着来到眼前”
正如诗人所说:“没有什么能像诗这样与我贴心贴肺的,有些感受是不能向人诉说也无法诉说的,但诗可以。诗,是我精神的一个泉眼。面对它,你可以敞开心扉,想笑就笑,想哭就哭,随心随性。在诗里,心是自由的,诗是知己,永远不会背叛你。”因此,诗人随心所欲地扑捉那些从心灵深处自然流淌出来的,稍纵即逝的一个闪念,有所顿悟,随即成诗,不耗时也不费力。
岁月静好,在冬日的阳光下,细心地捧一本诗集,听风经过心上的桃林,在如歌的行板中,体味亲情如树、爱若琴弦;在诗意的谷香小语中,且听风吟。让我们和诗人一起从心灵出发,去寻找风的方向……